北交所开市 “专精特新”能为成都带来什么



11月15日早上9:30,

备受瞩目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交易,

首批81家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

一齐登陆北交所上市。

北交所独特定位在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,

对“更早、更小、更新”的“专精特新”企业

提供全方位扶持。




  北交所开市当天,成都市经信局官网公布了2021年度成都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企业名单。此次成都名单共纳入2634户企业,显示出其对“专精特新”的渴求。




  此前,推动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发展先后出现在“十四五”规划、中央政治局会议等高层文件和会议中,与“补链强链、解决‘卡脖子’问题”等放在同一战略高度。政策红利效应,也让更多城市意识到发展“专精特新”的重要性。那么,随着北交所的开市,“专精特新”将为成都这样的城市带来什么?

  

成都“专精特新”企业:

有的产量全球占比超1/5

  很少有人知道,全球最大的“粘结钕铁硼磁体”生产商来自中国。

  这是永磁体众多细分领域中的一个。它的市场很小,全球规模也不过20亿元;但它又很重要,汽车、各种家电、电动工具、水泵、办公自动化、无人机、工业机器人……生活中到处都有它的身影。

  聚焦这个领域,成都银河磁体股份有限公司已是“全球最大制造商”。




  市场需求总量虽然不太大,但由于具有磁性各向同性、磁性能相对较强,方便一体化成型等优势,粘结钕铁硼磁体在家电、办公自动化、汽车等产品上始终有市场,产品价格也是永磁铁氧体的10倍以上。

  公司总经理吴志坚告诉记者,去年,成都银河磁体的粘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在全球占比超过20%。什么概念?“全球第二、三、四名的产量加在一起,还没我们多!”吴志坚说。

  近期,银河磁体复核通过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入围,这份名单由工信部发布,另一家入选的成都单项冠军示范企业,是主营有机硅密封胶的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



  在我国数千万中小企业的“金字塔”顶端,一条逐渐清晰的创新发展路径是,从国内领先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到国际领先的制造业单项冠军,最终成长为主业突出、综合实力强,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航企业。

  2010年10月13日,银河磁体在创业板挂牌上市。在吴志坚看来,细分领域有充足的发展空间。“多数永磁行业巨头只把粘结钕铁硼磁体当成一项小业务。”吴志坚说,银河磁体则会一直把它当成“命根子”,“我们必须更用心,才能取得成功。”

  

专家:

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要做大可借助金融杠杆

  单项冠军,直指“专精特新”的目标。按照工信部的解释,“专精特新”指的是具有“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”的“四化”特征的企业,而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,它们专注于细分市场、创新能力强、市场占有率高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、质量效益优。




  培育和吸引更多这样的企业,已成为各个城市的共识。近日,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资源所中小企业室发布了《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上市企业发展研究》。在119个拥有上市“小巨人”企业的城市中,成都挺进前五,但与上海、深圳、北京、苏州等仍有差距。

  “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企业的分布整体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强相关。”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魏强谈道。但与此同时,城市的政策红利,也被业内视为缩短差距的关键。




  北交所开市当天,成都市经信局官网公布了2021年度成都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企业名单,共有2634户企业纳入了名单。此前,成都还公布了“2021年成都市重点产业上市龙头企业”名单,旨在指导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加快上市进程,力争实现每个行业细分领域培育2~3家上市龙头企业目标。

  “与上市企业和巨头企业的体量相比,专精特新这类企业的发展规模可能小了点,但是,谁又能说这些企业以后不能成长壮大呢?”在2021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上,国务院国资委法律顾问刘纪鹏谈到,成都已累计拥有107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这批企业的后续成长也成为了金融界的讨论焦点。




  刘纪鹏建议,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要做大,可以借助“金融杠杆”,用资本的力量去完善企业治理结构。针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创业者,他还表示,企业人士要从技术思维转换到经济思维,企业的发展不是技术专家在市场中单打独斗,而是在产品研发中要考虑到市场接受度和产品的性价比。




  值得注意的是,在公布2021年度成都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企业名单时,成都还特别对企业提出了“寄语”:鼓励企业加快成长壮大、尽早上规,引导中小企业向“专精特新”“隐形冠军”方向发展。

  

(来源:红星资本局)



*
*
*
*
×